尿液中、粪便中、唾沫中,都检出病毒,预防方法是最想知道的!
近日,科学家从新冠肺炎患者尿液中分离出新冠病毒。至此,粪便、尿液、唾液中都检出了病毒,如何预防传播?
粪便有病毒
近日,多个团队的研究发现均证实了排出的粪便中的确存在活病毒。
2月13日下午,在广东省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钟南山院士团队成员、广州医科大学国家呼吸疾病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授赵金存介绍,该团队在P3实验室中,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一例重症感染患者粪便样本,分离了活的冠状病毒。
同样地,李兰娟院士团队近日也同样从患者粪便样本中分离到病毒。据2月13日新华社报道,浙江大学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吴南屏教授介绍,研究人员从5份粪便样本中分离到了3份新型冠状病毒阳性,在分离出的细胞里也观察到明显病变,经过检测并常规盲传及再次标本分离都确认了病毒的存在。
继钟南山、李兰娟院士团队分别宣布患者粪便样本成功分离病毒,据中国疾控中心微信公众号“中国疾控动态”消息,2月13日中国疾控中心团队从两省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便标本中也成功分离到了两株新型冠状病毒。
尿液有病毒
从新冠肺炎患者的粪便标本中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后,2月22日,钟南山院士团队专家、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赵金存教授团队再次从新冠肺炎患者尿液中分离出新冠病毒。
“尿液中分离出新冠病毒并不奇怪,对大众来说,也没必要引起额外的恐慌。”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肖汉接受健康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临床来说,它最大的临床意义在于康复期的病人可能要隔离更长一段时间,对普通大众来说,不需要过于担心,这个病的核心还是呼吸道传染病。”
唾沫(飞沫)有病毒
新冠肺炎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飞沫中含有病毒是显而易见的常识。“飞沫是呼吸系统疾病最常见的传播方式,”上海肺科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胡洋在接受健康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然引起疾病的病原体也可能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如接吻等亲密接触行为,但是在已有病情的情况下,大多数人会避免这种亲密行为。”
尿液
从尿液中分离出新冠病毒,并不意味着这个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发生变化,仍然是呼吸道和接触传播为主。“尿液的传播途径,本质上还是属于接触传播的范畴。”肖汉告诉健康时报记者,有些人没有便后洗手的习惯,可能就会沾到尿液,从而可能引发接触传播。
粪便
“粪口传播实际上也属于接触传播。”肖汉表示,粪便当中的病毒即使能传播,在日常生活当中也是通过污染了的手或者物品,实际上还是接触传播。
唾沫(飞沫)
“病毒几乎不能单独存在于空气中,而且进入人体,需要一定的载体,飞沫就成为了病毒进入呼吸道最好的载体。”胡洋告诉记者,“需要注意的是,其实呼吸系统的病原体,或多或少都具备一定的传染性,只不过是有的症状重甚至会导致死亡,有的症状轻,甚至没有症状,像流感病毒,支原体等引起的感染具有自限性,不治疗大部分也可以好转痊愈。”
尿液
“最开始设定的防控规范中的‘勤洗手’,就可以预防可能由尿液引发的传播。”肖汉向健康时报记者表示,对于新冠肺炎的防控一开始就是最高级别,尽可能全面地对各个传播途径进行防护,因此没必要引起更高的恐慌,戴好口罩,勤洗手,仍然是最重要、最有效的防护措施。
粪便
坚持勤洗手、规范洗手和手消毒,尤其是咳嗽、打喷嚏之后;触碰门把手等公共物品后;准备食物的前、中、后;餐前餐后;便前便后;护理患者后;接触动物或处理粪便后。养成不用手接触口、眼、鼻的良好习惯,尤其是未洗手前更要避免。
唾沫(飞沫)
对于预防飞沫传播,胡洋也对健康时报记者给出了以下建议:
戴口罩。预防传染病,有三个方面,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因此戴口罩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之一;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尽量不要用手掩住口鼻,而是用手臂弯过来,用手肘内侧弯曲的部位掩住口鼻,因为如果用手,在打喷嚏之后部分病毒可能在手上仍有残留,如果触摸其他门把手之类的事物甚至和别人握手就有可能把病毒传染给他人,导致其他人感染;
另外,要注意礼仪。咳嗽、打喷嚏时不要对着人,也不要迎着风,在有风助力的情况下,飞沫在空气中飞行的距离可能增加数倍。
如此看来,万变不离其宗,戴口罩、勤洗手,就可以帮助普通人挡住绝大部分的病毒。
关注健康时报微信,查阅更多疫情报道:
重磅!上海交大专家总结了这次疫情的10大反思!第一条就指出疫情向公众报告不够及时